浅谈皮影与木板年画的审美特点

在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皮影戏是源远流长的,最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皮影艺术起源于何时,在民间传说中的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其渊于中国原始宗教的道家方士之术,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唐代(618-907)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唐古都长安一带,已发展为悬灯隔纸以纸影与皮影说书;北宋时期(960-1127),中国影戏由娱神到娱人,由讲经到讲史,逐步形成真正的中国皮影艺术。后经历朝历代的传承和发展,至元代(1279-1368),在中国各地皮影戏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剧种,甚至军队中都养着影戏班子,专供将士娱乐欣赏,剧目以歌颂蒙古人的战功为主,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也常看皮影戏表演。明(1368-3644)清(1644-1911)两代,皮影戏在中国空前繁荣起来,雕刻更为精美,剧目空前丰富。晋代《搜神记》中记载“……汉武帝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文中所述李夫人的帷幕灯影场面,也被认为是影戏艺术早期的雏形。其内容说的是西汉武帝年间,帝妃李氏病故,武帝思念,术士齐翁在宫中设帐,点红烛,帝坐其中,霎时,见李夫人翩翩而来,安慰了武帝思念之情。其后,宫妃用纸为影,逗太子取乐,民间效仿流传,逐渐形成了皮影戏。皮影戏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已开始盛行,而南宋时的临安也已经出现了皮影的雕刻行业,当时先为素纸刻镂,后为彩色羊皮刻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逢节庆之日“每一坊港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元代时开始传往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明清之后,皮影戏剧日趋丰富,雕工技术也更加精细,而材质也改良成为了驴皮或羊皮。清末时,皮影戏更是盛行全国。而在现在,皮影也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在皮影戏种,影人造型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它质朴纯真地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和随心所欲的个性,可谓是:“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其艺术特点是随意性。皮影艺术的造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影人造型融入了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元素。别具一格的制作工艺与造型样式,戏剧化的雕刻手法与造型样式足以说明皮影艺术的独一性。皮影影人造型多侧重于侧面的形象表现,造型平视,在透视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在影人的处理上大胆夸张,兼具仰视与俯视;人物的典型化与戏曲化使之“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型”,忠奸分明,易于识别。

皮影艺术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大体上可以分为南方皮影、北方皮影和陕西皮影三大块。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分布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陕西关东皮影长期流传于陕西民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分支,其最早完成了皮影戏剧化的发展历程,至今影班仍敬奉梨园师祖唐明皇为皮影老祖师。剧目也以《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封神演义》、《水浒传》等历史故事为题材,以说唱讲史为主,颂忠烈,骂奸佞,伸正义。道情皮影原是由道家坐板凳说唱传经讲道发展而来,活跃于豫西灵宝、晋南、陇东一带。

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凭借着其自身的艺术魅力与历史文化价值,在无数代人的千锤百炼里不断地传承、改革、创新、发展。千百年来,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已不经意地、悄无声息地渗透在当地人们的各种庆典、生活娱乐等活动之中,创造出了最稚拙、最质朴,也最真诚、最富个性之美。西方文豪莎士比亚也曾说过,“这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人人有上台的时候,也有下台的时候。”古老的皮影戏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单纯的快乐,它还勾起我们对于一种古老文化的缅怀、对于人生的沉思……皮影艺术直接源于生活,脱胎于人们的劳动和社会活动,反过来,又以它的普及性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

木板年画与皮影艺术一样,作为我国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生存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运用雕、镂、剔、刻等手段在木板上塑造出以点线面为主要造型语言的各种形象,其内容极为丰富,民间传说、戏剧人物、花鸟鱼虫、山水风景、吉祥图案等等,木板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反映出普通劳动人民原始质朴的审美情调。木板年画绮丽多姿、丰盛繁赜、内涵深厚、历史悠久,充分体现了民间的视觉思维与造型的审美意识,与我国历代装饰艺术密不可分。木板年画起源于“门神”。战国“曾候乙墓”的墓室门板上,就有画着守卫之神的形象。东汉蔡邕《独断》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的神像,可见,“门神”存在的历史已相当久远。进入唐朝以后,“门神”得以兴起,据《山海经》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常做恶梦,以至夜不成眠。大将秦琼、尉迟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守卫在攻门两侧,使李世民心中愉悦,遂命画工将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于宫门之上。从此“秦琼、尉迟敬德”成为“门神”的原型,并便在民间得以流传。固此,“门神”也就成为木板年画最典型的代表。

作为两个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木板年画与皮影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虽然他们分别以静与动这两种表现形式出现,然而,不难发现,在其艺术表现语言、造型手法、艺术内涵等反面都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具备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而都是在这似与不似的地方,向世人传达出一种极富民间文化内涵的艺术美感来。

一、艺术的表现语言

皮影与木板年画都是以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塑造表现对象。运用自远古时期便开始出现的线条,这种以线条来塑造表现对象的方式也影响到其它的艺术门类。皮影与木板年画这两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以刀代笔,分别在皮革和木板上刻画出种种形象,由于线条的自由性,用长短、粗细、快慢等丰富的用刀方式生动地表现出塑造对象的形体、动态和性格特征。在皮影与木板年画中,同样都存在着阳刻与阴刻这两种表现手法,阳刻,在刻画时仅留下要表现对象的结构线条,这样的表现形式多用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线条明快流畅,简练地勾勒出人物形象的五官,其目的是更为直接地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阴刻,在刻画时留下大片面积,阴刻的运用主要在表现衣着等大面积物象表现上,在刻出外轮廓后,再在中间的雕琢花纹与辅助图形,使之与简洁的人物脸部形成强烈的对比,可谓是虚实相应,强化了整体结构,突出了主要形象。线条适形而生,变幻组合成各种装饰图案,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线条形式美的观念和表现形式。

二、艺术空间表现

任何平面艺术领域,虚实空间关系的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视觉审美因素之一,其实质就是主次在整体画面上的对应关系,虚实相生。画面空间虚实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就这两种艺术形式而言,它所刻画的人物、动物、器皿、建筑等形象都是以平面化的图形来表现的,力求将表现对象全面地展现出来,而这种展现建立在观众对于表现对象旧有观念上的认知上,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视觉呈现。一般来说,人物都采用正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在人体比例上上身与双臂偏长。大致分为头部,皮影里称头茬、身段、衬景与道具三大部分。人物的区分主要在头部,就如生、旦、净、末、丑角色的区分,专人专脸。头部又分为脸谱和头饰两部分,脸谱与戏剧脸谱类似,有很强的装饰性。面部五官一般是侧面表现,但又结合了正面的特征,如眉毛、眼睛采用单只眼的正面造型,而鼻与嘴用侧面,这样能够更好地在二维空间中反映出一个人物的特点。身段(服饰),皮影中称戳子,雕刻艺人从造型的装饰美出发,用强烈的装饰意味,画面的浓淡虚实、物象远近多靠线条的粗细、刚柔、曲直和疏密对比来展现丰富的层次、节奏和韵律感,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物象特征。使服饰丰富自然,又使服饰图案在整体中有丰富的、主观生动的变化。服装上饰有各种花纹图案,这些图案除了根据人物角色、身份来定外,还根据身段的造型来变化,所有出现的花纹也依据人物的整体来组织,使物象具有二维的空间感。衬景与道具是起到交待环境、深化剧情的作用。

三、形式美
形式美法则也体现在民间美术中的方方面面。对于皮影艺术与木板年画的人物形象而言,人物多以阳刻雕刻出面部,以阴刻来表现身体服饰,因而简练明快的线条组成人物面部,身体及头部装饰则以复杂富丽的纹样构成,人物大致遵循五庭的原则分配大小比例,头部被刻意的夸大,这样一来,人物的表现形式更加抽象和个性化。对于文雅秀丽的生、旦角色,一般都采用阳刻空脸的形式,以表现其纯真嫩白。对于花脸、丑脸角色,则多采用阴刻实脸形式,以利于勾勒面部各种形态和色彩;有时也为使面部造型在影像上显出更大的色彩反差而采用实空结合的脸型,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对于丑角,为了露出双眼,一般设计成七分脸,以加大刻画的余地,扩大脸部的表现范围。对于骄悍和老年的特征,也较多用阴刻实脸型。但也有用阳刻空脸型的,不过要在空脸上增加几条面纹。为了节约成本和方便收取,皮影的发型、头饰、巾帽和服装等一般是按人物的行当身份来分类设计的,除少数特定人物需要特别设计外,大多数人物的发型、头饰、巾帽和服装等都是可以通用的。再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特点,人物服饰被点缀以不同的花纹装饰图案,如官员用松、鹤、福、寿团花等图案,武士神怪用人字甲、鱼鳞甲等,姑娘小姐则用牡丹、鸳鸯、蝴蝶等,这些图案在装饰过程中以反复、重叠等方式分别装饰在衣服的各个部位,已达到丰富人物形象、美化服装的装饰目的。最终,点、线、面的形态、面积、比例,动势的转换,线条的轻重缓急,形式的多变,构图的奇巧等都成就了艺术作品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结语

皮影艺术与木板年画在我国传统艺术中体现出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代又一代的艺人在民俗文化与现实生活形象中汲取营养,创造了美妙的造型样式。它们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脉络,都是百姓生活艺术的总结与再现,是民间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设计构思还是形式表现,对于现代的美育教育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仅可以学习其反应出的美术形式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可以体察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去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动、静之中,在线条、色彩提炼下展现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们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他们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精神,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艺术舞台上。同时,它们正在用自身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向世人展示出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质和内在的传统审美倾向,树立和形成历史责任感和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扬。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