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一方水土养育的精魂

皮影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魔术”,它曾经给无数人留下了最为快乐的童年记忆。两根竹竿,几副皮影,一声高亢的唱腔,一个难忘的夜晚就此拉开序幕……

甘肃环县,位于陕甘宁交界之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环县道情皮影,就植根于这一方水土,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黄土之魂
环县距离兰州近500公里。八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出兰州,直奔环县,寻找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皮影之戏。

一路往北,过了平凉后,从长庆桥上塬后,我们就踏上了黄土高原上最为丰美的塬——董志塬。走西峰,穿庆城,再走七八十公里就是环县了。

这天,我们从南到北,穿越了黄土高原的西侧,入眼的皆是收获在即的田野,茂密的植被,所有这些都颠覆了我们对黄土高原的固有认识。过了马岭后,就逐渐进入环县地域了,木钵镇是我们此行中穿过的第一座环县集镇。此时,路边树木的浓绿逐渐退去,似乎也在预示着我们即将抵达的地域,与黄土高原有着不同的区别。

环县是黄土高原和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人们说环县“山童水劣,秋早春迟。风高土燥,世罕渔樵。”独特的地理,注定要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黄土高原上丰富的物产,为皮影制作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交通不便,使得皮影演出人员精悍,三五个人,一头毛驴就能将全部道具带走。在环县民间人们往往把皮影演出班称之为“一驴驮”。信息闭塞,减少了外界对皮影的冲击,使得皮影中古老周人文化因子得以保存下来。可以说,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地理构成保存了皮影独特的本质。

夏天,并不是欣赏皮影的最佳季节。在人们的习惯中,冬季是皮影绽放的季节。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在春节期间观看皮影演出。环县的朋友文璟给我们描述了冬日里皮影演出的情形:

冬季,下午五点多钟,夜幕慢慢降临了,蓄谋已久的大雪飘然而至,雪花飞舞,山路上,乡亲们三三两两,向窑院集中,人们相互喊着:“要演皮影戏了!”天黑了,拉起帐子,点亮油灯,随即双手舞动,高亢的唱腔就从窑洞中飞出……

夜深了,窑洞中唱腔格外响亮,观众越聚越多,演唱者更加起劲,《罗通扫北》、《五典坡》、《白玉楼挂画》……一折才子佳人,一折英雄美人,便在黄土高原的夜空中缓缓流淌。

环县俗语说:“走亲戚毛驴一赶,吃羊肉袖子一卷,心慌了牛窑里一喊。”皮影的神韵,已经深深地烙在了这块黄土地上。

道情之腔

皮影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据说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方士把李夫人的形象刻成皮影放在帷帐中央,然后点上灯,看上去像真人一样,满足了皇帝的愿望。这被人们视作皮影的起源。

甘肃皮影主要流传在庆阳、平凉、天水、兰州永登等地,以陇东皮影的风格最为独特。而陇东皮影则分为南北两路,南路在平凉一带,唱腔以秦腔为主;北路则在环县,以道情为主。

到了近代皮影被认为是电影的起源。在法国一电影博物馆中,曾展出过一副来自兰州的皮影。这件皮影被认为是电影起源的证据。

那么,环县皮影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环县采访中,就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诸多的环县朋友,然而年代久远,人们大都说不清了。只能借助历史上点滴记载,推断环县的皮影。有人说,在唐代时就有了皮影,唐肃宗在环县一带即位时,将宫廷皮影传到了环县;也有人说,宋代为抵抗游牧民族的入侵,宣传忠义思想,皮影才大规模盛行起来;也有人说在明代出现。种种说法,让环县皮影的起源扑朔迷离。

在环县皮影传承中有一个人不能不说,他就是皮影大师解长春。清朝末年,他对环县皮影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从而使道情皮影有了强大生命力。

在千百年的流传中,环县皮影形成了独有的地方特色。这就是环县皮影中特有唱腔——道情。环县人说起皮影来眉飞色舞,他们往往不单纯叫皮影,而是郑重其事叫道情皮影戏。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疑说明了皮影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道情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民间小曲,人们考证最早源自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教曲目。到了宋末,一些道人拿着渔鼓简板走乡串户活动,逐渐演变成了道情。道情在环县及周边地区都有流传,但以环县道情为正宗。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以道情唱腔为基础,编排了大型古装道情戏《枫洛池》。1959年9月,赴北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由此,这一代表甘肃独特风情的道情剧被命名为“陇剧”。

可以这样说,道情是环县皮影的灵魂。我曾经不止一次看过皮影演出,也常常为它的唱腔所震撼。尤其是,每当唱到高亢之处,主唱领头,其他成员和声相助,艺人把这种形式叫做帮腔。领唱一遍遍地唱,帮腔者也随之不停地和声,再加上黄土高原窑洞中特有的回声作用,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实,这种帮腔形式,不仅仅局限于道情皮影戏,在其他艺术中也有出现。河西走廊流行的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也有一人唱众人和的情形。帮腔证明了皮影古老历史。

老爷之山

第二天上午,我们看到县上有关部门收集的皮影,这才真正让我们惊叹不已。在我们记忆中,皮影大多一尺多长,大一点也不过两尺多长。而县上皮影博物馆收集的皮影,多是巨幅皮影。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副一米多长的皮影。在白色灯光的照射下,皮影分毫毕现,古色古香的桌子,端坐帐中的人物,宽广的帐子……一切,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皮影的认识,这才是“真正”的皮影。
看完皮影,我们出县城,往北而行,抵达洪德城后,向东拐入山区,前往老爷山。老爷山是道情皮影戏的锤炼之地,在环县县城东北方向,东与陕西相望,北与宁夏相邻,人们俗称“鸡鸣听三省”。早在明代就有人在山上修建道观,是一处道教圣地。
通往老爷山的山路崎岖而陡峭,山上的乡镇名叫四合塬,很幸运地找到了当地的同志,在他们的带领下,很容易就到了老爷山下,巨大的山门上是沈鹏题写的“东老爷山”匾额。沿着陡峭的台阶,穿过一座座殿堂,直抵山顶。

此时,向四周眺望,茫茫黄土高原,从我们的脚下向远方延伸。一股淡淡的青草气息在山中弥漫。我们来得不巧,没有赶上庙会。据说,老爷山最兴盛的庙会在农历的三月初三。这天,四方朝山者云集于此,白天演秦腔、木偶戏,晚上则是道情皮影戏的盛会。传说:“祖师爷不看大戏,只爱道情皮影。”一来二去就形成了以老爷山为核心的皮影流传区域,并在此基础逐渐形成了以武戏为主、擅长打斗的北派和以擅长文戏,悠扬婉转的南派。

民间艺术的传承不息,既要有独特的地理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形成它的演出程式;也需要久远的历史,让时光来优胜劣汰,去粗取精;最为重要的是有发展传承的核心地域。

“一个眉子,一只眼、大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这是皮影头部的构成特征。文璟说,环县道情皮影是以“身子”、“头”来区分角色的,艺人们采用“一身多头”的方式,来实现千变万化的人物造型,一个身子,搭配不同的头部,有着不同的效果。

“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说的就是皮影的千变万化,而不变的是忠孝节义,却慢慢地浸润进观众的心中,这便是民间艺术的魅力,也是它的根基了。
皮影关羽水淹七军。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