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昆曲的当下意义

昆曲,因为已是600多岁的“高龄”,常常令今人有恍如隔世的陌生感,似乎只能把它当作博物馆里的文物远远观瞻,而难以让它进入自己的生活;昆曲,因为是文人雅士的精致爱好,常常使普通大众敬而远之、畏之,不敢或不知如何与其亲近。其实,当现代人静下心来,与昆曲作一两次近距离的接触,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会对昆曲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也会对保护繁荣昆曲的当下意义有切身的体会。

在昆兰幽香中熏陶文化素养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这些优美典雅的唱词都出自昆曲。欣赏昆曲,就像徜徉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大海中,美不胜收。欣赏昆曲,对于现代人而言,无疑是文化素养的极好熏陶。

“她没有绚丽的色彩,也没有浓郁的芬芳,只有淡淡的幽香,惹人至醉,她就是昆曲。感谢她给了我太多太多的财富。”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梅花奖得主柯军的日记文采飞扬,他说是昆曲给了他真情和悟性,让他在艺术方面能够触类旁通。当剧院里那些只有20多岁的年轻演员,面对社会的浮躁和诱惑,耐不住寂寞时,柯军经常会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就好比在一间黑屋子里,这个屋子里有很多宝贝你们看不到,当你们与昆曲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你们的眼前就越敞亮,看到得到的宝贝会越来越多。”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董健在和记者谈到昆曲时,也用了“宝贝”这个词,他说:“昆曲看上去是一个快要逝去的老人,但他身上还有很多宝贝,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被激活。”他说,当今的流行文化给人刺激,在狂欢中解构经典,但就像人经常吃荤菜就想吃清淡素菜一样,人的审美趣味也需要调整,高雅的昆曲就可以修复一下“被腐化的口味”。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需要载体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不是一句虚空的口号,它需要实实在在的载体,昆曲就是最丰富、最多姿多彩的载体之一。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昆曲研究专家吴新雷认为,在今天全球化、国际化时代,昆曲的意义在于将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智慧奉献给新世界的人类。昆曲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舞台综合艺术,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她独特深厚的美学传统与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对于人类具有永恒的魅力。

著名昆剧导演顾笃璜接受采访时说,昆曲的生命是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保护昆曲,对于保持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对于增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有着十分重大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外艺术交流更趋深邃丰厚

2006年12月,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伯克莱校区、尔湾校区等多位校长联名致信中国文化部部长,信的题目是《昆曲是一个仍然充满生命力的传统》。

“2006年9月至10月,江苏省苏州市昆剧院来加州巡回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其表现之高妙杰出令人震惊,我们特此写信表示激赏与感谢……此次巡演,唤起美国人对中国表演艺术之古典传统强烈兴趣,1930年梅兰芳来美巡演,也曾产生启蒙效果。”

真诚的评价,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昆曲的世界性魅力。

2007年6月,在欧洲享有盛誉的瑞士苏黎世音乐厅,第一次迎来了中国昆曲——江苏省昆剧院的《1699·桃花扇》。演出结束时,掌声爆发了近20分钟之久。

《苏黎世文化日报》如此评价:中国昆曲完全可以和海顿歌剧相媲美,它的完美艺术形式赢得了欧洲主流社会的赞美和钦佩,为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书写了一页新的历史。

过去,到海外演出的中国艺术大多是杂技、京剧武戏等,可现在外国人并不满足于看几个热闹的跟头,安静优雅深沉的昆曲给他们留下了更多的回味。昆曲走向世界,也打开了中国艺术对外交流的又一扇窗户,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中华文化的伟大和深邃。

现代竞争中的调节与变奏

昆曲被人戏称为“困曲”,因为它节奏太慢,对于处处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怎么受得了呢,所以看着看着恐怕就要睡着了。其实,在充满挤压竞争的工作中,在每日陀螺般旋转的生活中,如果能到剧场里听两三个小时的昆曲,让自己沉浸在诗情画意的高雅意境中,忘却烦恼,远离浮躁,是对身心最好的放松。

去年“十·一”长假期间,央视连续7天播出的《于丹·游园惊梦》被很多观众认为是假期放松和享受的一道精神大餐。张先生是一位从事营销的公司经理,以前从没有看过 昆曲。长假期间,在电视上无意中看到于丹的节目,于丹的知名度让他多停留了一会,哪知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每天中午都坚持收看。他说:“原来以为昆曲很难听懂,没想到经于丹这么一讲解,很好理解,觉得很美很有味道。平常谈生意,日子过得很紧张,在假期里静下心来听听昆曲,是一种不错的调节。”

革新,让昆曲绽放活力 在戏曲界,有一种争论似乎从未间断过:是把昆曲这只“折翅的蝴蝶”用政府的钱完全供养起来,颐养天年,还是让她丰满羽翼,回到市场上飞翔? 

在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江苏人“摸着石头过河”,悄悄迈出了探索性的改革步伐,通过昆剧院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让昆曲进校园,走市场,多演出,激活了文艺生产力,令曾经式微的“百戏之祖”在600年后重新成为了实实在在活在舞台上的经典,焕发出迷人魅力。

江苏省昆剧院自2005年实行“事转企”改革以后,使国家资助昆曲的经费合理运营,变单纯“养人”为养戏、养作品,过去演员吃大锅饭演多演少一个样,现在演得多演得好才能拿得多,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激发他们多演戏,演好戏,最终达到出人出戏出效益的目的。以前,剧院一年演出不到50场,如今平均每年要演300多场,是全国省级昆剧院团中演出场次最多的。3年里整理、排演的经典剧目达100多出,超过了前十年排演剧目总和。

培养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是对昆曲最好的传承。省昆和苏昆在昆曲的“青春化”方面做了大胆革新。

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不仅推出了沈丰英、俞玖林等一批年轻演员,而且以时尚靓丽的昆曲吸引了年轻观众。省昆《1699·桃花扇》创排时,单雯、罗晨雪等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轰动了全国昆曲界。

在省委宣传部的资助下,省昆从2001年就开始把昆曲送进全省高校普及演出,同时在省昆院内兰苑小剧场坚持每周六上演折子戏,实行10元、20元的低票价,培养了大批高校学生和青年白领观众。青春版《牡丹亭》80%的演出场次在高校,白先勇每到一校,总是倾尽全力推广昆曲,亲自开新闻发布会,给学生开讲座。苏州大学则专门开设了昆曲表演班、昆曲欣赏课,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昆曲革新,政府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加大了扶持力度,改进了扶持方式。

2005年,我省专门出台了《江苏省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工程方案》,明确了保护和振兴昆曲的六件实事:推出100出昆曲上演剧目,挖掘10出濒临流失的传统剧目,拍摄10位昆曲艺术家名剧名段音像片,组织50场昆曲演出进校园,举办昆曲艺术传习、普及班,拓展昆曲演出点。

政府投入变全额事业拨款为替剧目、演出场次买单,比如省昆创排《桃花扇》,省委宣传部预支250万给剧团,承诺《桃花扇》只要演满200场,这250万将作为政府补贴,不用还款。为鼓励昆曲多演出,昆剧院团每演出一场戏,省委宣传部还补贴5000元左右,多演多补。

作为昆曲艺术的发源地,苏州摸索出了一条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昆曲保护创新之路,制订了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纲要,建立了两个“五位一体”的昆曲保护体系,通过承办昆剧艺术节、举办虎丘曲会、建立昆曲博物馆和传习所、开辟昆曲演出基地和演出点、设立电视星期专场、建立昆曲网站、活跃曲社和基层昆曲活动等,为昆曲艺术扎根民间努力开辟通道,每年政府对昆曲的投入达400万元。

昆曲起源

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苏州昆山一带,原名昆山腔。嘉靖年间,经魏良辅改革后,昆山腔成为一种格律严谨、形式完备、声腔音乐婉转悦耳柔媚悠长号称水磨调的演唱艺术。后经梁辰鱼创作传奇《浣纱记》上演,声名大振,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创作传奇,遂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至万历末,昆腔一跃而为诸腔之首。明末清初,昆曲兴盛了200年之久,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社会性痴迷,创造了中国古典戏剧的高峰,有诗云“家歌户唱寻常事,三岁孩童识戏文”。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昆曲的脚色行当,俗称生、旦、净、末、丑。旦指女性及幼童角色;生指男性小生;末指老生;净指脸上涂满油彩的大花脸,人物性格粗犷豪放;丑又称小花脸,多表现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昆曲丰富、严谨、完备、精深的戏剧艺术体系,成为中国各种戏曲发展的资源,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经典剧目及传承人

昆曲的经典剧目主要有《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窦娥冤》《烂柯山》《风筝误》《玉簪记》《荆钗记》《绣襦记》《琵琶记》《白罗衫》《渔家乐》以及《双熊梦》(当代的改编本称《十五贯》)等。 晚清至民国,昆曲呈衰微之势。1921年,由张紫东、贝晋眉等有识之士发起创办了在中国昆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其中学员即是后来著名的“传”字辈演员,他们的艺名中嵌“传”字,寓意将使昆曲艺术传承下去。“传”字辈演员共有44人,其中较著名的有顾传玠、朱传茗、张传芳、施传镇、王传淞、周传瑛、倪传钺、郑传鉴、沈传锟、姚传芗、沈传芷等。这些“传”字辈艺术家为昆曲培养了“继”字辈传人,其中代表人物主要是江苏的张继青、范继信、姚继荪、柳继雁等,同时在上海、浙江,也有一批“传”字辈教授出的昆曲名角,他们的艺名中虽没有“继”字,但仍属于“继”字辈传人,其中代表人物有计镇华、梁谷音、刘异龙、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等。“继”字辈之后,是一批年龄在60岁左右、至今仍有不少活跃在昆曲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家,如张寄蝶、林继凡、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等;他们又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传人,以王芳、柯军、张军、史红梅等为代表;目前最年轻的一代传人是平均年龄在20多岁的“小兰花”,以苏州昆剧院的沈丰英、俞玖林和江苏省昆剧院的单雯、罗晨雪、施夏明等为代表,他们在青春版《牡丹亭》和《1699·桃花扇》等大戏中已挑起大梁。

昆剧六团一所之现状

目前,全国有七大昆剧院团,它们是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和温州市永嘉昆曲传习所。 上海昆剧团的“海派昆剧”享誉海内外。近年,该团以十位国宝级的老艺术家为主要对象,进行了折子戏剧目录像抢救,挖掘整理出了优秀传统剧目《邯郸梦》,并新创剧目《一片桃花红》和《伤逝》。

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初期,集合了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等艺术前辈,先后培育了侯少奎、洪雪飞、蔡瑶铣等百余名第二代、第三代昆剧名演员。北昆继承了昆弋班和京朝派昆曲的风格,又吸收了南昆之长,除文戏外也擅演功底扎实的武戏。近年的新创剧目有《百花公主》、《关汉卿》等。

江苏省昆剧院保持清雅细腻的南昆风格,形成了老中青四世同堂共同传承昆曲的盛景,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70多岁的张继青,60岁左右的石小梅、张寄蝶,40岁上下的柯军、徐云秀以及平均年龄20出头的第四代单雯、施夏明。剧院抢救继承昆剧折子戏近百出,近年创作演出了《小孙屠》、精华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等多部大戏。

1956年挂牌的浙江昆剧团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专业昆剧表演团体。同年,剧团改编整理了昆剧《十五贯》,大获成功。剧团以周传瑛、周传铮、包传铎为首及其培育的“世”字辈和“盛”字辈演员为中坚,1978年又招收培养了“秀”字辈新人,亦呈现出四代同堂的兴盛局面。

苏州昆剧院培养了大批“继”“承”字辈优秀演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王芳为代表的第四代演员脱颖而出,近年来,沈丰英、俞玖林等几十位“小兰花”在舞台上开始挑大梁。2004年,剧院又新排了青春版《牡丹亭》和原创性《长生殿》,在海内外巡演大获成功。
湖南省昆剧团具有湘昆特色,吐字行腔以湖南官话为标准,音调高而清亮,曲调不尚雕琢,配以高亢激越的大锣、战鼓、唢呐伴奏,舞台气氛火爆热烈。

永嘉昆曲传习所又称永嘉昆剧团,该团所演《琵琶记》《荆钗记》等剧目,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粗犷的表演风格在昆剧界独树一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