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式母亲的坚毅观沪剧《挑山女人》有感

宝山沪剧团又推出了一部好戏,这部由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执笔、孙虹江导演执导的《挑山女人》根据安徽齐云山脚下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劳动妇女,一位平凡的母亲,却感动了无数人。

之前,宝山沪剧团在宝山当地连演26场,场场爆满,后又开了研讨会,征取广大戏迷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对整出戏的节奏、情节等作出了进一步的修改,于2月5日至2月8日再次移师逸夫舞台。报纸上也有很多的评论文章,都对这出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戏迷们来说,戏只要是真实的,演员只要是用心的,自然会去剧场观看。正是看了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及在沪剧网上的报道,还有广大戏迷朋友的热烈追捧下,我便早早地买了票,等待这小年夜晚上好好地欣赏。

终于等到了2月8日,虽然出门时雪花漫天飞舞,但一颗爱戏的心却是热腾腾的,大概晚上六点半左右就到逸夫舞台了,整个大厅里都挤满了戏迷,多少年了,戏迷们没有再看到那么好的新戏了,一个个都兴奋着,议论着。不一会儿,工作人员让戏迷进剧场了,我便随着人流一同乘上自动扶梯,揣着戏票找寻自己的座位。坐下来后,翻开说明书便看了起来。四周一望,果然来看戏的戏迷还真不少呢。我心里暗自庆幸着,冒雪观戏还是非常值的。一边拿出望远镜观望起来,竟在楼下三四排座位间发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长宁沪剧团解派传人李恩来,上海沪剧院袁派传人钱思剑,还有一位年长者似乎是沪剧院老导演王育老师。不一会儿,又看到了编剧李莉。随后剧场灯光暗下,主题曲响起,戏拉开了帷幕。

以一段山歌开场,大幕渐渐拉开,峰峦叠嶂的布景中央矗立着一座模型小山,还有这十几级台阶,主角华雯老师已在“山巅”之上,序幕是一出热闹的抬花轿场景。灯光一暗,布景一转来到了主角王美英家徒四壁的家,两年之后,新娘成了寡妇。婆婆的声声埋怨,让王美英面对着这一切似乎束手无策、欲哭无泪了。她想到了自杀,遂解开了干柴上的一段绳子,猛然间三个孩子一声“妈妈”触动了做母亲的不忍,三个年幼的孩子,两个刚满三岁,一个天生双目失明,他们不能没有母亲。坚毅的母亲擦干眼泪,作出了一个惊天的决定:去挑山!这是一份母亲的责任,更是一份对生活的挑战!

从此,王美英和村里其他男人一样,做起了挑夫生活。一个寡妇往往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自然会有一些讥讽和嘲笑。于是,剧中的男主角成子强说了一句公道话,差点和另一位挑夫打起架来。王美英用瘦弱的双肩挑起了一份份货物,艰难地一级又一级走上了石阶,无疑,这个时候观众的心灵是被震撼着。有活时挑山,就把三个孩子绑在家里的桌凳上,抽个空便回家看一下。挑的鸡蛋碎了,区区九毛钱对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却是无比珍贵的,看到这里,不免有点心酸。还是成子强伸出了援手,买下了碎壳的鸡蛋,这份爱意让美英一直珍藏在心里。

十年了,漫长的十年,每天走着陡峭的石阶,吃过了多少苦,一个女人就这样挺了过来。这一幕,是第十年的又一个除夕,有人送来了一碗红烧肉(年年除夕都有人来送),美英缝好了的一件新棉袄和这碗红烧肉叫弟郎送给奶奶,儿子却不肯。儿子说从来都是妈妈一个人既要挑山,又要照顾着我们,奶奶从未管过,为什么却要对她那么好。这位坚毅的母亲心里藏着多少委屈,但做人却不能忘了根本,她耐心教导着孩子,奶奶总是自己的奶奶,这血脉亲情是无论如何也割不断的。

住在山间的婆婆一直暗暗观察着儿媳的一举一动,生怕儿媳改嫁,变叫孙女幺妹跟着母亲。硬生生拆散了和成子强的一段好姻缘。当女儿说如果妈妈给我们找个新爸爸的话,我就不读书了。美英正想伸手打女儿,“啪”地一下却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巴掌。这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她不怪女儿,从小失去父亲的三个孩子毕竟是无辜的。可是,这十年的苦光阴确实怎样过来的呀?心里的委屈和着痛苦的泪水一起喷涌而出,在发泄完情绪以后,村里一位挑夫来到她家,说自己老婆突然生病,不能上山去挑货了,是送两罐重重的煤气。大年夜了,谁都不愿意去做,只能找到她了。美英二话没说,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接下了活儿,便带着两个孩子走上了山道,迎着风雪又挑起了山。

她要孩子们在磨砺中长达成人,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一道道坎,为求生存必须接受生活的挑战。这一段唱华雯用了杨派的曲调,委婉动人,深情处蕴涵着坚毅。随后两个孩子争抢着挑起母亲肩上的担子,都摔跤了,才真正知道了母亲的辛苦与不易。这手上的老茧,肩上的血泡,十年如一日的挑山生活是母亲全部的辛劳财富。孩子们跪倒在母亲面前,承诺着从今以后要好好读书,回报亲爱的好母亲。看到此处,我也禁不住眼眶湿润了。

最后一场戏,七年之后,一双儿女分别考入了重点大学,这位平凡的母亲也是欣慰至极。大儿子也在街道的补助下去外乡学习按摩技能了。女儿幺妹心有愧疚,本想进县城的机会去邀请子强叔叔来家做客,给母亲一个惊喜。谁知子强因救火而牺牲,造成了母亲心中永远的痛。母亲喜滋滋地替女儿买来了心仪已久的牛仔裤,天真的幺妹却再也忍不住将实情告知了母亲。母亲在震惊之余,平静地教导孩子们,无论在何时,做人为先。送走了孩子们,母亲拿起这封子强唯一的遗物,写满等字的一封信,痛苦地大哭起来,这一哭又是非常让人揪心的。在儿女们面前母亲不让他们看到自己所受的委屈,以母亲的那份厚重的责任感教导者他们,但她毕竟又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会伤心,也会有脆弱的时候,故而在送走孩子们后埋藏在内心的这份刻骨铭心的爱使她泪如泉涌。当初正是不想让孩子们遭受欺侮而回绝了子强的表白,但他的牺牲却换来了心中永远的痛。后来,婆婆终于理解了儿媳的艰辛与不易,深深地向美英道了歉,美英的一番肺腑之言说出了对家、对长辈、对儿女们的真情,华雯的这段赋子板可谓是精彩绝伦,赢得掌声连连。

最后,中央布景换了个角度,美英挑着扁担一步又一步向前走去,带着那种坚毅的微笑,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激动万分。

是呀,多少年了,沪剧戏迷再没有看过那么好、如此感动的一出好戏了,即使是冒雪观看,外面虽冷但内心却炙热着,为这出好戏而喝彩。自1991年那部赚了多少观众眼泪的一出《明月照母心》,之后的沪剧舞台上却再也没有看到过如此好的作品。《挑山女人》的成功不仅仅是华雯个人的成功,而是整个小剧团努力的结果。面对老演员陆续退休的现实问题,还有乐队人员缺乏的窘境,几场演出竟然用的全是伴奏带,是多么地不容易呀!华雯老师既要做演员,又要当团长,还要创排新戏,辛苦着,但收获着幸福,观众的掌声便说明了一切!演员集体谢幕了好几次,特别是团长华雯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九十度的躬,如潮水般的掌声当然给予了演员最好的褒奖。感谢宝山沪剧团,感谢华雯团长,又让戏迷们重新看到了沪剧的希望!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