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不热爱沪剧是有很大区别的

华团作为沪剧界公认的拼命三郎,其热爱程度不能单纯用沪剧世家来解释了。

那些评论大家所说不是用技巧甚至于不是用艺术而是用全身心投入来演出,是最最灵光的一句评议。

好比谈恋爱,是否真的投入爱情,和舞台上是否真的投入应该看得很清楚的。

老实说,演这样的戏伤身体,这也是我一开始就提出就担心的。

可是,戏比天大,常香玉常老的这句名言使得主演使得戏迷使得大家期盼这台好戏一直演下去成为精品。

沪剧舞台多少年来没有精品---对照西京故事(我已作过两者比较)打造成精品的故事,挑山女人的故事更为感人更为真实。

下面再传播几个热爱沪剧的例子---网友提供珍贵往事。

“沈仁伟为了上戏校因为得不到家人的同意,急出病来了。

诸惠琴为了考上人沪的随团学员一大早踏自行车从嘉定的长征乡赶到浦西人沪的团部所在位置。考完试后还要赶回家送蔬菜到市区去。农村的收入不高,为了看戏她还要晚上干针织活。即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只要稍有点精神,她会要求家人放丁老石老的录音给她听,她常说自己最爱的是沪剧。

王勤团长虽然没有考上戏校,但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事业毅然自己组班。”

为沪剧而生的演员真不少,我就曾经亲耳听到一位口中说出为沪剧而生这几个字。十分感动。

这其实也是大环境中的小气候---请参看收录在新语丝中的拙作散文“绿色千岛湖随想曲”第三篇夜宿罗桐山庄,里面结尾:

在署热难挨的大气候下,居然有如此奇妙宜人的小环境,既教人不可思议,又令人拍案叫绝。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我们不多多创造一些这样的好环境呢?千岛湖水库深层的凉水给我们露了一手,上了一课。

“人定胜天”,希望人们今后不再一味地去责难什么大气候,而能致力于建设周围的小气候,在炎夏时送上凉风,在严冬时奉献温暖。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