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用笔方法和结体方法

因各名家的宇态风貌不同而各有异同。晋人小楷、魏碑、隋碑、唐碑,均属楷书范畴。特别是唐碑中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楷书,对后世习书者影响极大,受到世人推崇。这里将介绍带有共性的书写技法。在介绍中吸取历代书家名著和近代著名书家的有关论述,结合本人的心得体会,分类分目进行叙述,以便于读者领会和掌握。

(一)楷书的基本笔画

学习楷书,最基本的技法是学会笔画的写法,也就是用笔的方法。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毫芒,一点之内,殊衄挫于锋杪。”近代书法家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说:“涂墨以成点,引点以成画,积字以成章,万字千言,莫不由点画错综蛆织起来,故学书应首先学点画。”以上书论,均阐明从点画开始为习书的第一要义。

流传后世的“永字八法”,虽然总结不了所有楷字的笔画,但基本包括了楷字的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撇等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如再加上“折”的笔画,共九个笔画,这就包罗了所有楷字的基本笔画了。正如由1到0的阿拉伯数字,可以组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数字是同样的道理。但是这九种基本笔画分布在若干楷字中,就要做到因字而异。比如点有左右之分,横有上下、长短之分,竖有悬针、垂露之分等等,这就需由总括到具体了。


(二)钩画

用笔方法和书写要领:钩附在多种不同形状的笔画上,是经过笔画的转换而形成的。如“水”字的竖钩,其钩附在竖画上:“室”字的俯钩,其钩附在横画上;“我”字的戈钩,其钩附在斜画上。当某一笔画写成后将要挑钩时,先要顿一下笔锋,一是显现笔力,二是能将笔锋收拢好,然后将笔锋变换方向挑出,呈尖状的笔画,即成为钩画。钩要挑得干净利落,钩的出锋要长短适度,不可挑得过长,钩的收锋要实。钩的种类较多,钩挑的方向也随之不同,因此书写难度大。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不同的钩要掌握好不同的角度,有尖角形的,有方角形的……如果角度掌握错了,将会影响到字形美。

带竖钩的字,其竖或直或斜要随字而定。如:“门、身、永、则”等字的钩为直竖钩;

“乃、万、方、而”等字的钩为斜竖钩。带俯钩的字,其钩如鸟嘴衔胸毛一般,钩不可低垂,如“虚、守、冠、骨、官、宝”等字。带仰钩的字,其钩如同钓鱼钩一般,这种钩在“心”字或从属“心”字部首的字中用之。应该注意的是:仰钩的起笔用顺锋,不要切锋或折锋,仰钩的底部强度要保持平稳。如“心,必、思、虑,想、慧”等字。

长曲钩的起笔处和挑钩处要控制在垂直线内,使钩的整体于弯曲中见立,不使钩偏左或偏右。如:“犹、独、子、予、学、乎”等字。

浮鹅钩底部要平稳,钩的左部转角处和右部挑钩处一般的钩为方角形。带浮鹅钩的字,左边有部首的,其钩要略高于左部。如:他、池、驰、仇、花、孔”等字。

凡是带竖钩的字,其钩的竖画左右无其它笔画的即用平钩。平钩呈方角形,如:“丁、子、宁、手、乎、学”等字的钩均从此钩。

戈钩多用在戈字上或带戈的部首上,所以称为戈钩。戈钩要长,略见弯曲,斜度也较大。这种钩用于“哉、成、盛、我、武、威”等字上。钩要下伸,要低于字的左部,显得字势舒展。

短钩用于字的底部,其钩要短;用钩过长,整体字即显长,影响字形美。如“原、守、等、持、架、梁”等字。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