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一代宗师——魏长生唱的到底是不是秦腔?
秦腔一代宗师——魏长生(四)
魏长生唱的到底是不是秦腔?
这个问题在魏长生进北京唱红以前,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他1879年在北京一鸣惊人之后,他到底唱的什么戏似乎成了问题。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就是吴长元。他又是听别人说的:“友人云: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腔,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咿唔如话,旦色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绌焉。”(吴长元《燕兰小谱》卷五“杂咏”) 嘉庆十五年成书的《听春新咏》在论“西部”演员秀官时云:“盖秦腔乐器,胡琴为主,助以月琴,咿呀丁冬,工尺莫定,歌声弦索,…..。”
吴长元的这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遐想,魏长生唱的是不是地道的秦腔呢?周贻白先生说,魏长生唱的是改良以后的“四川梆子”;最近,范丽敏在《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中把它叫“四川秦腔”。程砚秋先生1950年曾给中国戏曲协会周扬先生写信,报告说陕西曾经有两个秦腔。并曾以“西北地区戏曲访问小记”为题发表在1950年2月25日人民日报上。但是当时没引起什么反响。最近几年,陕西安康市文联研究员束文涛发表文章,认为陕西的确曾有过两个秦腔,“土二黄”在一个时期曾经主导过整个关中地区,当时所说的秦腔应该是指“土二黄”。魏长生带到北京的应该是“土二黄”这种秦腔。这两天秦之人先生的跟帖应该是类似束先生的观点。文华先生好象也同意这种观点。
那么,魏长生带到北京去的到底是不是秦腔呢?
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的是,魏长生学的戏是秦腔。我看过各种材料,除魏长生学戏的地方有不同意见外,学戏学的是秦腔这一点大家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尽管王正强先生认为学的是西秦腔,绝大部分人认为学的是同州梆子。)以后,在大荔一带唱戏唱了十年。唱的戏应该还是秦腔吧!三十岁头上,魏长生第一次上北京(1774年),不多时便返回大荔,苦心练习。大概就在这几年,根据了解到的北京人的爱好,仔细揣摩,精心排练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生活气氛浓的“三小”剧目。如“滚楼”、“烤火”等。苦下功夫,练就了一套梳水头、踩跷的过硬本领。就这样到了1779年,魏长生已经胸有成竹,带着练好的剧目和一身过硬的技巧,满怀信心的上了北京。从现在掌握的材料看,还看不出魏长生学唱别的戏种的蛛丝马迹。因此我们就只能认为他唱的是秦腔。
秦腔不是魏长生带到北京的新剧种。清初就有北京上演秦腔的多种记载。如秦腔传统剧本《阎王乐》的唱词就透露着清康熙初年北京剧坛竞演秦腔的信息。该戏写张三死后,鬼魂来见阎王,竟唱戏将阎王迷倒,阎王许他还阳的故事。下面引“迷神”中的一段戏。
阎君:鬼儿,你常走阴世三间,你再唱啥戏得手,拣得手的唱来也!
鬼卒:还会唱枣木桄桄子!
阎君:枣木桄桄子是个啥戏?
鬼卒:硬戏。
阎君:就把这硬戏唱也!
鬼卒:这还要改调。(梆子腔、弦索)
阎君:(笑)没见戏呢,家伙先是个硬棒的!
鬼卒:(唱)康熙王登基整四年, 邹邑家唱戏的喧破天。
京城里王爷要脚戏, 各州府县排乱弹。
合县出了个**花, 俺通州有个白牡丹。
乱弹本是桄桄戏, 小仓儿兴时在三原。
多少好戏你没看, 先与你唱一个线线。
这段唱词说的是康熙初年秦腔戏已经唱到了北京。由于王爷喜欢,秦地各州县排演赴京。而且各地还出现了一些名角,如**花、白牡丹、小仓儿等。
康熙四十八年,魏荔彤在《京路杂兴三十律》里也写了京师秦腔的演出。“夜来花底沐香膏,过市招摇裘马豪。学得秦腔新依笛,(原注:近日京中各班皆能唱梆子腔)妆如越女竟投桃。”
引证这些材料,就是要说明秦腔在北京并不陌生。从文献记载看,在魏长生进京的前后的一段很长的时间,洪升、孔尚任、张鼎望、严长明、王士桢、袁枚、吴敬梓、汤斌、陈宏摸、王永、刘献廷、李渔、李声振、黄之 、严冬友、李斗、昭裢、梁壬绍、赵翼、阮元、曹雪芹、董榕、张潮、钱咏、王梦楼、吴太初、李调元、唐瑛、钱初竹、毕沅、吴景旭、张漱石、李绿园、洪亮吉、孙星衍、孙枝蔚、徐大椿、梁廷楠、戴潞、杨静亨、刘熙载、刘廷玑、支丰宜、张亮际、焦循、杨懋健、铁桥山人、众香主人、小铁笛道人等都在他们的著作中谈论到秦腔。他们中间有人是诗人,有人是剧作家,有的是戏曲评论家,有的是政府要员。他们对于戏曲,大都是行家里手,很多人都是魏长生同时代或以后的人,更有严长明在陕西做官多年,他们绝不会把有梆子的秦腔和二黄混为一谈。而且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大家想想,有这个可能吗?
现代戏曲史学的主流意见也是赞成魏长生唱的就是秦腔。尽管把它叫做“琴腔”、“四川秦腔”等。这些都可以讨论。但是它没有脱离同州梆子这个母体。持这种意见的有史学家周贻白、史学家张庚、史学家廖奔等。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曾专文写了魏长生的秦腔艺术。
北京观众对同州梆子这个名称,好象不大熟悉。其实从文学资料和口头传说来看,是源远流长,并不陌生的。在一百八十年前,杰出的前辈艺人魏长生,就以同州梆子轰动九城,使北京的六大班为之减色。他的化妆梳水头(注:从前旦角以黑绉纱包头,魏长生则梳水头,以后旦行争相仿效成为风气。…….魏长生之所以能扮得“与妇人无异”,和化妆上的梳水头是有密切关系的)给予旦行很大影响,而他的艺术风格,一直贯穿到今天的老艺人于连泉(小翠花)先生身上。
《梅兰芳文集》第331页“看同州梆子”,中国戏曲出版社1962年8月出版
梅先生显然对魏长生是作过深入研究的。这段话从魏长生唱的剧种,谈到他的艺术特点以及艺术传承,都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一段现代文字,大家一目了然。应该没有什么歧义。
魏长生带秦腔到北京演出,陕西秦腔在城乡的盛行和壮大应该是他的强大后盾。据多年在陕西为官的严长明所著《秦云 英小谱》记载,清乾隆时期,西安有名的戏班就有三十六个。最早的为保符班。据时人记载,戏班演戏多在端礼门、开元寺、骡马寺、和城隍庙一带,著名的有长乐楼。而在关中各地更显现一派繁盛景象。陕西各州府节庆、丧葬、庙会、秋神报赛演戏成风,“于广阔之地搭台演唱,日唱不足,继之彻夜。男女奔赴,数以百里之内。人人若狂。一会之费,动一千计。一年之中常有数会。”(《数远堂偶存稿.》卷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正因为此风甚盛,陕西巡抚陈宏模曾多次下文,张榜严禁。
秦腔史学家焦文彬先生多年收集魏长生的资料,对魏长生所使用的演唱剧目的剧曲进行了分析。认为魏长生的剧曲是秦腔六大板式的联套。
(一)〈滚楼〉的联套是:大板---(又叫慢板)---大板---大板---大板---浪头带板
---大板---大板---大板---大板---板歌(即快板)---尖板(即简板)---(转)大板---大板---尖板---带板---板歌---摇板---带板---摇板---二导板---摇板---摇板。
又作:慢板---二六板---简板---板歌---浪头川板---慢板---二六板(又叫二流)---二导板(又叫二倒板)---慢板---慢板留板---二六板---花梆子。
(二)〈背娃进府〉的联套是:慢板---夹板---慢板---慢板---慢板---齐板---慢板---道歌子---二导板---二六板---齐板---干扳子---颗颗子---简板---慢板---喝场---慢板---齐板---干板子---颗颗子---慢板---慢板---二六板---齐板。
(三)〈温凉盏〉的联套是:安板---齐板---板歌---简板---喝场。
焦文彬〈长安戏曲〉166页 西安出版社
综合各种材料,明清时和秦腔同时在陕西流行的还有汉调桄桄、汉调二黄、眉户等戏。束文涛先生有文章说,在1780年以前陕西的戏曲以二黄为主导。翻开手边能看到的文献,没有那一篇文章里有只言片语支持这个观点的。可能只是束先生的推测和分析。我也非常喜欢汉调二黄。在去年的陕西戏曲周上,我很仔细的听了汉调二黄的演唱。还别说,和京剧是相似。说是京剧的源头是有那么点味道。但是要在关中、晋南、陇西唱出秦人的感情,那还是差了点!秦腔,只有秦腔,(贾平凹怎么说来着?)。
说明魏长生唱的是秦腔,还有很多证据。如天狼兄说的河北梆子起源于秦腔。虽然字不多,但已经说清楚了。大家如果有兴趣,看***戏曲志.河北卷。河北梆子的故事就是从魏长生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