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变是汉字书法最伟大的变革

作者:汤大民
关键词:书法、隶书、变革、历史

隶变是汉字最伟大的变革。这个变革在汉代全面完成。由于习惯心理及“汉承秦制”的文化政策,在西汉初年,官方文书及重要文献还用小篆书写,以示庄严。但时过不久,篆书应用范围迅速缩小,而隶书以其自然发展之势,成为西汉广泛流行书体,高文典册、契约书信,无不使用隶书。由于秦人采取焚书政策,先秦古典文献大量佚亡。到了汉初,许多古籍都是用隶书抄写的文本,叫今文经典。后来陆续建立的国家五经十四博士,也只能识读隶书经文,故谓今文博士。不过“今文”云云是后人所称,在西汉初先秦古文已被废弃,能识读者甚少,通用的全是隶书,故并无所谓今、古文之分。今文经典是供官办太学讲授所用,文字表达的内容的庄重性和严肃性要求文字书写的定型、正确与精好,因而也成为隶书书写的范本,从而促进了隶书书法的审美发展。隶书出于快速、简省、易于书写的实用需要,变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变线的单一匀齐为波磔起伏,形成了高度抽象的基本笔画,把审美的焦点集中于讲究运笔的形质和线条的意蕴,摆脱了写“鸟”像鸟的象形追求和形体装饰的外部美化,从而更适合于通过简洁的线条运动来抒发情性,表现生命脉冲和临场情绪,呈现了远非甲骨文、青铜文及秦小篆所具有的多彩多姿的神韵风貌。总之,隶书在实用中成熟,并进而提供了深层次的书法意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从而促进了审美的全面觉醒。

汉武帝时,文化史上还出现了一个重大事件。当时在山东曲阜,因鲁恭王扩建宫宅,拆除孔子故居,从墙壁中发现古文《尚书》、《逸礼》、《论语》、《孝经》等,皆秦时埋藏的先秦用古文书写的旧书。这些旧书与用隶书传抄的经典有很大的不同,从此出现了今文和古文的分野,开始了历200余年之久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这场争论的焦点,并不在文字方面,主要是关于经书的内容和经义的解释。但关于这批孔壁古籍真伪之争却激起了研究文字学的风气。汉宣帝时,张敞第一个受命研究古字。平帝时,更“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人,令各记字于庭中”。到了东汉,文字学愈益成熟,成就巨大的学者有杜林、卫宏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自秦汉以来文字学研究成果的总结性著作,为后来文字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书以秦篆为主,并合以古文与籀文,共收9353字,重1163字,每字均作字形、字义和字音的解释和说明,创造了一种从字体结构中考察音义的新体系,并总结了六条汉字构造法则(“六书”)。它上承西周铭文和战国古文,下启隶书,是研究古文字衍变的媒介和桥梁。《说文解字》是许慎手书而成的,他熟练地掌握了篆体书写技巧,再现了秦以来篆书的审美规范,因而他不仅以文字学家名垂史册,也以书法的辉煌成就享誉书坛。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