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马:写在黄梅戏《六尺巷》升级版首演之前

2014年7月13日至15日黄梅戏舞台剧《六尺巷》升级版将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开锣首演。2006年该剧首演时,黄梅戏艺术中心尚在建设之中。沧桑世事,可窥一斑。

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这一天的上午10点多,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熊辰龙给我发来短信,让我把《六尺巷》修改升级,当时手上虽有不少“活”,还是没有迟疑的就一口答应了。

2012年安庆电视台做个一个专题节目,叫着黄梅戏艺术节20年,约我去闲聊《六尺巷》与《徐锡麟》的创作。这次升级《六尺巷》,改剧本时,我又反复看了这段采访视频。因为在那次访谈中,当时与记者的许多对话激活了一些隐形思维。单说这段视频的标题就比较抢眼:“敢与“相爷”叫板的士”,这标题,编辑取得实在是见功力。

写戏就得写人,写出活生生生的人物,是一个剧作家必备的基本功力。

活生生的人物就必须有鲜明的、独特的、“这一个”的性格。人物的性格是剧中矛盾的基点,矛盾冲突得越是集中,激烈戏也就越好看。

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姚永朴《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吴氏是谁?你怎么定性?记得当时美女记者问得很直接!

不过美女记者并没有问倒我,我的回答也很从容,第一,吴氏肯定不是官吏;第二,吴氏肯定不是商贾;第三,吴氏肯定不是平民!吴氏是谁?是“仕”!是学而优则仕的那个仕!明清交替,改朝换代,有的顺应历史潮流,出仕!有的甘做前朝遗老遗少,隐士。所以我认为黄梅戏《六尺巷》中敢于与“宰相”张英叫板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士”。谁是这个士,就是吴府,就是徐娘吴和成!就是邻里吴氏!这就是我的定性。

在封建社会里,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官僚阶层面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的宰相张英只有唯唯诺诺,惟命是从!别说争强争墙,就是拱手奉送,恐怕也是求之不得。所以说张英的对手不是官吏。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富商巨贾敢不敢与张宰相叫板呢?回答也是肯定的。不可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一条民间谚语说得就很透彻:官不靠商官不富,商不靠官商不发。商人唯利是图本质,造就了势利眼的世界,岂敢拿着身家性命与张宰相一搏?

平民百姓若是敢于相爷叫板,用不着相府发话了,相爷家的代言人,肯定是雨后春笋,一个一个的会冒尖出头,替相爷家把事摆平。历朝历代,拍马屁从不缺人。所以,平民百姓自然也不会拿着鸡蛋撞石头,自己找事!

最后只剩下一种人,就是这个士。士者历来讲究气节,鄙视权贵,无所畏惧,可杀不可辱。你说张英顺应历史潮流,我说你毫无民族气节。而这样的士也正是桐城文化孕育生成。桐城人方以智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明清交替,朝廷看中他的才学,逼他出山,拿出两样东西,摆在一张桌上,一样是顶戴花翎,一样是龙泉宝剑,让方以智作出抉择,方以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龙泉宝剑!后来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无可。他就是出家做了和尚也绝不侍清。我所写的吴和成就有着方以智的影子。

由此,这个仕的精神,也只有宰相张英能准确解读,所以,他才会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写下了四句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宰相不是恃强凌弱,而是恃强示弱。一个让字,又何尝不是桐城文化的精髓所在,而吴府的解读与张英几乎是如出一辙,张吴两家在政治上是对立的,而在文化上则又是高度统一的。张英解决争墙让墙的问题,可谓是知己知彼的大手笔!

争墙让墙,为什么争又为什么让,乃是戏核所在。只有想得透,你才能下得了笔,才不会信口开河想当然,你才能把人物写扎实。我在黄梅戏《六尺巷》中塑造的吴和成、吴氏一家就是这样在历史的考证中拷问中脚步扎实的走到了舞台上。记得当年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时,还没有做文化部部长的董伟先生看完演出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主题很好,深受观众喜爱的关键是其剧目和演出都很好,不是重复别人,而是自己有很大的创新”。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麻国钧看完演出也认为“黄梅戏适合演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儿”。

十年的热播经历告诉我,我的做法是对的。一个地方戏能在央视热播十年,不管怎么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当年演出以后,专家开了研讨会,我也收集了一些精典的修改意见,可是在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以后,文艺体制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没人有心事提及再修改再打磨再提高的计划。好在央视从2006年首演起热播了近十年,其中有全剧版的,有精编版的,有选场版的,十年来,常常接到亲友或同行的电话,“又在播你的《六尺巷》呢!”。

这一稿的改动,是在2006年首演以来的第一次修改,把当年专家们的意见消化吸收,增加了不少唱段,剧本原来就风格定位抒情轻喜剧,喜剧气氛浓郁,抒情性不够,这一次作了大力度的补充。使之更加完善。
我认为剧作家可以展开艺术想象,但不能离历史事实太远,太不相干,太市井,太穿越,太搞怪,太娱乐化。剧作家必须写出经得起推敲的故事和人物,必须含有深邃的思想,只有这样,戏才能留得下,留得下才能传得开。经典不是领导批示批出来的,也不是请人撰文捧出来的,更不是送礼送出来的,是历史是时间慢慢雕琢而形成。

夏圆圆是黄梅戏舞台剧《六尺巷》升级版的接力者,她是站在了艺术家张晓萍的肩膀上攀登,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走得更远。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的编剧陆洪飞,王兆乾已驾鹤西去,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成了黄梅戏永恒的经典,造就了数不清的七仙女、冯素珍。假设《六尺巷》50年后还有人接力上演,那是多么令人向往又充满禅意的结果呢!双手合十祈祷吧!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