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书展”反思赵孟頫楷书的当代意义
作者:王似锋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中,人们将各朝各代曾流行的字体逐渐梳理并归纳成大致同类的书体,而将最为人们所能接受及传承发展的主要书体合称为“正、草、隶、篆”。但是按照书法发展脉络来看,这四体的顺序应是以“篆”为最先,而人们为何习惯于以“正”为首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恰逢今年全国“正书展”举办书论研讨,笔者由 “正书”而联想起赵孟頫楷书的当代意义,并以此为题求教于各位方家,我想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吧!
数千年中国书法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文化一直以 “正”字融贯于社会各个领域,而体现在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书法上更为充分。“正”无形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而书法发展最终形成的各种书体人们以“正”书为首也许是书法发展的内在必然。
“心正气和”是唐太宗在其《笔法诀》中所谈书写时的精神状态;“心正则笔正”是柳公权所提出书法中“内”与“外”的相互关系;“澄神静虑、端己正容”是欧阳询《八诀》中主张不仅在心正笔正,而且形体容貌都必须端正,从而达到书写“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 ①;“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这是王羲之《笔势论.创临章》中所述学书方法;“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此是赵构《翰墨志》总结前贤学书经验,提出学书必先学正书的经验之谈;“学书之法,先须楷法严正,得笔之意,……”曹勋在《论书》中进一步明确为何先学楷法,在“正”的同时关键能得笔意。
由此可见,先贤所述以“正”为首既是精神追求所需,同时也是学书道路中不可逾越的首要一步!书坛先人们对书法以“正”为正统、正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正书”的前提是以“正心”、“正笔”为依托,这些论述在当今书坛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于是当代的“正书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功用与价值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同时也远远超过任何以一种书体为主的书法展,据统计资料,本届正书展征稿作品突破2万多件,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从整个书法发展史中我们看到,凡历代书法家所能取得的艺术成就不外乎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独具的性情,自然洒脱;二是独到的功力,博取精修。在历代众多的书法大家中,能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书坛领袖人物虽为数不多,而王羲之、赵孟頫可谓书法史中令人瞩目的两座丰碑。王羲之开创了蕴涵丰富艺术表现力的行书,可谓书坛的开山鼻祖,而赵孟頫高举复古大旗直追晋唐书风,可谓书坛的统军将领。他们都能充分发挥各自才情,吸取百家之长,开创时代新风。当我们在研究这两位大师的书艺时,其传闻轶事中常被他们所独特的性情才气所折服,同时又被他们的深厚功力所惊叹!
今日书坛,能具备以上两者的书家微乎甚微这是正常的现象,毕竟历史上的这种人物也不可多得。而悲哀的是在今日书家中究竟有多少人领会到作为一个学书者必须具备的这两种素质呢?大多人的追求往往在于极端片面的发挥个性。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浮躁的心态,其表现在书法上即以挥毫成为人们(不仅仅限于书家)发泄感情的载体,并美其名曰艺术要张扬个性。于是毛笔也成为人们任意拖扫的工具,而制笔工为适应市场需要千方百计在笔柱中加入各种硬毫,以便拖扫者尽兴发挥而不致于软笔卧伏不起,这是现代人用现代笔形成大批挥毫泼墨的现代书法家,而真正能掌握用笔并能施展相当功力的书家却不多见。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全国“正书展”应引起当今书坛的高度重视,并与先贤所倡导的“正、草、隶、篆”一样,应把“正书展”放在各类书法展览的首位。当然笔者并未主张把“正书展”等同于明清时期的“台阁体”、“馆阁体”,而是以笔者曾主张的“艺术书法”②方向那样使“正书展”真正朝着艺术的“正书展”这方向发展。
学书必先学正书。这是前人所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是人们逐渐认同的学书中最佳方法之一。梁谳《评书帖》云:“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学书如穷经,宜先博涉,然后返约,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勿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那么,学书先工楷后行草,是否说行草掌握之后不必再工楷呢?前人似乎没有此经验之谈。梁氏“继采诸美,变动勿拘”该不排除正楷吧。同时我们发现历代流传下来的精典楷书代表作的创作者其年龄往往在其晚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书于69岁,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书于58岁,颜真卿《颜勤礼碑》书于71岁,赵孟頫《胆巴碑》书于63岁等等。这正说明正楷书的修练与创作恰恰需贯穿一个书家的人生过程,并不象有人认为的楷书是初学者日课而己,这是对书法认识的局限。那么这局限来源何处呢?即清前后所论 “学书当学颜”的绝对化、片面化,于是把“颜楷”捧煞!直至今日初学书者大多还只学颜楷,以致造成各类少儿书法展等同于颜楷书法沙龙。难道颜真卿楷书仅仅就此功能吗?真是书坛又一悲哀!
唐代楷法的完备在书法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丰碑,所谓“丰碑”笔者认为是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并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后人学唐楷只能借鉴而不能复制。话虽可这么说,历史上学唐楷者成功者极多,但被唐楷束缚者也不少,而能得唐楷真谛者少之又少,赵孟頫能称得上一个吧。自从元朝赵孟頫一出,七百五十多年来至今仍没有书者能与其比肩。于是人们把赵孟頫楷书与唐楷名家代表并列为“颜、欧、柳、赵”楷书四大家。这说明元代楷书又矗起了一柱新的丰碑。
回顾楷书四大家的前三家均为唐代书家,其中颜真卿是中唐书家领袖人物,其承初唐楷法以篆籀笔意正锋入纸的用笔方法,强调通变与创新、集古今笔法之大成。欧阳询是“初唐四家”之一,其“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柳公权以独特眼光“遍阅近代笔法” ③,在颜、欧的基础上规范总结了楷法特点,走向“尚法”极致,形成其独有的新法。三家楷书均为后人学书“尚法”的楷模,他们的成功之处即是笔法完备、结体严谨、提按规范、顿挫有节,形成其独特的唐楷书风。
于此,唐代之后学楷蔚然成风。千百年来,当人们在传承唐楷的“尚法”过程中又逐渐认识到学唐楷往往又容易为“法”所束缚,甚而一味钻入唐楷后却很难跳出其楷法藩篱。那么能有什么良方能医唐楷之弊呢?笔者认为赵孟頫楷书是灵丹妙药之一。赵楷取于唐,融于晋,追于魏,可谓是对唐楷的一种全面超越。
赵孟頫的楷书不仅继承了唐楷严谨的法度,而且吸取了晋楷潇散的气韵,在强调用笔中不为“守法”而束缚,这是赵楷的高明之处,由此其实践的结果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说明了其理论的独到与完备,即其书法名言:“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④成为后学者奉行的书法真谛。对于今日书坛的盲目怀旧及忘祖迷外,赵孟頫楷书更能显示其独具的当代意义!
1、首先是赵孟頫艺术观的时空超越,可谓极阴阳而融太和
赵氏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其特定的人生观,人生观的确立又影响了其特殊的艺术观。凡对赵氏艺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赵在书画艺术上大张旗鼓崇尚“复古”,于是认为赵是“复古”的代表人物。其实所谓复古,必须立足“当今”基础才能“复”这个“古”,否则谈何“复古”呢?正如黄敦先生所言:“自赵孟頫提倡复古以来,对书、画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以复古为变革的手段,在书画史的发展中,时起彼伏,始终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正确认识“以古开新”、“借古开今”的复古思潮,对于正确认识赵孟頫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是至关重要的。”⑤正是赵孟頫在艺术观上的时空超越,才能创立以古为新的“赵楷”。那么他的艺术观落实在楷书的取法上又达到何种境界呢?笔者以“极阴阳而融太和”为概括,书艺呈现出一派温润中和之气。
要取法赵楷如果不能了解赵孟頫的艺术观及精神境界,可以说肯定难以领悟其书艺真谛!赵孟頫同代人赵凤仪是这样认为的:“国朝书家,文敏最为独步。所书波澜老成,法度整整。用笔之文,结体之雅,使人莫能测其妙。” 此“用笔之文”何解,正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意吧。而“结体之雅”即俗到极处可谓大雅之极吧!于此来认识赵楷才能接近正脉,否则人们认为赵“俗”的不少,而认为赵“雅”的难得啊!张照在跋《普照寺藏殿记》中说:“香象渡海,脚根著底,具此神力,乃可学右军之如龙。松雪当时,书家罗汉果也。” 赵孟頫立足元朝,在艺术上却主张上朔晋唐,他的取法可说超越前人任何书家,但他从不张扬。他对笔法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但也只是淡淡说了句“玩味古人法帖”。而这种境界表现在他对仕途的认识上也同样淡而有味,“出山为小草”是何等超迈的人生观啊!凭赵氏的智能,难道他不知世人会怎样评价他的仕元吗?然而他仍“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后世所评赵氏的大多数人都以世俗眼光来论赵的人生与艺术,这是评论者的过错,而非赵氏的过错。殊不知,赵孟頫如不以其独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积极去仕元,那么恐怕很难达到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今日书坛能有多少书家能具备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呢?恐怕不多见吧!
正因如此,赵孟頫的楷书能博取众长,世人评价颇多。但笔者认为赵楷与唐楷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结体宽绰而不失古朴,用笔强调中侧互用。而唐楷的用笔一味中锋与提按,虽确立了楷法,但过份强化后失之刻板。尤其是今人学楷者,如能深入研究赵孟頫楷书,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对他学其它书体尤其是转入行书会有更全面的对用笔的体味。鉴于此,笔者又想起金开诚先生曾论及当今楷书己失去实用性之说。古人学楷在于实用,而今人用电脑打字比古人写楷书更规范清晰,己逐渐代替了楷书的功用,据说现五笔打字每分钟可达180字,这速度哪怕赵孟頫日书万字也很难达到吧。所以今人学习楷书,首先应考虑其如何更艺术化。由此而论,赵孟俯楷书成为首选则是当仁不让了
2、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留下楷书最多、面貌最全的书家
史载赵孟頫五岁即学书,其是以书法为主要伴侣而度过一生的。他先从临古入手,而后博学众采,临创相间,给世人留下大量的书法作品。前人有言:“吴兴公临《禊帖》,予所兄亡虑数十本”,而临王羲之“于一日之间,所闻见者,己得三本”⑥,“赵魏公留心字学甚勤,羲献书凡临数百过,所以盛名,充塞四海者,岂无其故哉。”⑦短短数日赵氏即临古如此之多,令人敬畏啊!其约在四十五岁之后风格逐渐形成,创作激情焕发,同时他的天资与勤奋合一,大量作品问世。据文献所载,可知赵氏传世作品达百余件(真迹),而书法碑文石刻也超百件,这是历代任何书家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赵孟頫楷书给今日学者提供了丰富而多姿的临摹范本。
其楷书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世人有评“天下赵碑第一”⑧,其书风可谓“取苏灵之姿媚而弃其甜俗,参六朝碑版而避其笨拙”⑨。而四年后的《松江宝云寺碑》 以王羲之笔意而参李北海字法,刚健洒脱,古气盎然。五十岁之后所书代表作有《湖州妙严寺记》和《昆山淮云院记》等,其书风又有新变,即将李北海的沉雄超迈之气与柳公权的内敛精致之法融会一体,点画锋棱俱见,体势开阔端严。而六十三岁所书《胆巴帝师碑》“于规整庄严中时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字的结构都取柳公权法,而雄健深沉处,又得益于李邕。点画则还是多用二王法。”⑩
赵孟頫楷书作品的丰富完备还体现在小楷书。其小楷主要取法于二王及杨羲,尤对王羲之的《乐毅论》、王献之的《洛神赋》用功极深。其小楷代表作《道德经》是其一生多次抄写经文中所存世的精品,作品精工中透静穆之气,稳健中露灵动之神。赵氏另有小楷作品《妙法莲华经》卷五、《洛神赋》、《跋快雪时睛帖》等,点画精美,结体清丽,神逸飞动,婉约姿媚。其小楷被鲜于枢赞为“子昂诸书第一”。
由此可见,赵孟頫的楷书取唐代诸家雄沉端严之楷法,得二王潇散超迈之笔意,吸收碑版宽绰朴实之结体而形成独具一格的风貌。由此入门,学者不仅可掌握楷法基础用笔与结字,而且可从赵孟頫的楷书基础上再追朔唐楷各时期的代表作,从而再进一步了解魏晋各家风貌,这可谓楷书传承与发展之大道。
3、赵孟頫是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第一位全能艺术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没有一人能从全能艺术这个视角可与赵孟頫相论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赵氏不仅在楷书上比肩于唐代三家,而且在诗、画、印上都有很高造诣,并反过来影响于“书”,成为中国书画史上“四绝”的创始人。
赵孟頫的绘画为开创元代新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均达到“悉造其微,穷其天趣”,其画以取唐法为主,曾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⑾书画同源这是前人早有的认识,而赵孟頫首次提出了以书入画的理论,其有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此诗从另角度来看,以画观书也可谓赵氏的独到见解。他的“八法通”是讲书法与画的关系,以此观之当今书坛,连不少书家还未能做到“八法通”啊!这不得不使我们更加敬佩赵氏对用笔的谙熟深解和独到见识。
赵孟頫的艺术修养还体现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赵氏曾治《尚书》,分今古文作《集注》。历十八年书成。而又知音律幽眇,作《琴原律略》。他的诗词文赋合于《松雪斋文集》十卷,《谈录》一卷。戴表元序赵氏诗文集云:“子昂古赋,凌历顿迅,在楚汉之间。古诗沈潜鲍谢。自余诸作,仿睨高适李翱”。其他还有《祭器图》十二册,《琴赋》一卷。由此可见赵孟頫在书法上所创“赵体”是有深厚的文化根基的,这在当代文学界与书法界任何人都难以统一而达到此高度,当代学界名流几乎很少有名流书家,而当代书界名流却也难得文学高手。然而“赵体”在当代的另一意义即告诉我们,“书法”与“文学”的相辅相成至关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学界之学者可以不学书法(因现代化电脑可代替书写),而真正的书法家绝对不可不学文学!
赵孟頫在书法上的复古,表现在印章上那种追求“古雅”之风直接影响着元代印学界。他开创了印章的朱文法,成为元后文人用印的一种风气,及后世称“元朱文”。赵氏还著有《印史》二卷,其在《印史.序》中说:“余尝观近世士大夫图书印章,一是以新奇相矜。鼎彝壶爵之制,迁就对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鸟之象,盖又遗馀巧也。其异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无二三焉。”在赵氏倡导“合乎古者”之后,印章以宗汉为主,宋那种“余巧”之印基本上不受书画界所重视而逐渐消隐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书法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书坛在多元视角下的一种盲目、徘徊。就“正书展”而言,今日书坛能为艺术而进行书法创作的书家太少了,而为实用的书家几乎不存在了。正因如此,赵孟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赵氏之前的五百年有楷书大师颜真卿,而赵氏之后的七百五十年的今日却连楷书大师的影子都不见。楷书发展到赵孟頫之后就衰退了吗?笔者不愿作如此之想,于是提出以上观点以求各位方家指教,这也许正是赵孟頫楷书的当代意义吧!。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中,人们将各朝各代曾流行的字体逐渐梳理并归纳成大致同类的书体,而将最为人们所能接受及传承发展的主要书体合称为“正、草、隶、篆”。但是按照书法发展脉络来看,这四体的顺序应是以“篆”为最先,而人们为何习惯于以“正”为首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恰逢今年全国“正书展”举办书论研讨,笔者由 “正书”而联想起赵孟頫楷书的当代意义,并以此为题求教于各位方家,我想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吧!
数千年中国书法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文化一直以 “正”字融贯于社会各个领域,而体现在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书法上更为充分。“正”无形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而书法发展最终形成的各种书体人们以“正”书为首也许是书法发展的内在必然。
“心正气和”是唐太宗在其《笔法诀》中所谈书写时的精神状态;“心正则笔正”是柳公权所提出书法中“内”与“外”的相互关系;“澄神静虑、端己正容”是欧阳询《八诀》中主张不仅在心正笔正,而且形体容貌都必须端正,从而达到书写“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 ①;“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这是王羲之《笔势论.创临章》中所述学书方法;“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此是赵构《翰墨志》总结前贤学书经验,提出学书必先学正书的经验之谈;“学书之法,先须楷法严正,得笔之意,……”曹勋在《论书》中进一步明确为何先学楷法,在“正”的同时关键能得笔意。
由此可见,先贤所述以“正”为首既是精神追求所需,同时也是学书道路中不可逾越的首要一步!书坛先人们对书法以“正”为正统、正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正书”的前提是以“正心”、“正笔”为依托,这些论述在当今书坛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于是当代的“正书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功用与价值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同时也远远超过任何以一种书体为主的书法展,据统计资料,本届正书展征稿作品突破2万多件,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从整个书法发展史中我们看到,凡历代书法家所能取得的艺术成就不外乎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独具的性情,自然洒脱;二是独到的功力,博取精修。在历代众多的书法大家中,能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书坛领袖人物虽为数不多,而王羲之、赵孟頫可谓书法史中令人瞩目的两座丰碑。王羲之开创了蕴涵丰富艺术表现力的行书,可谓书坛的开山鼻祖,而赵孟頫高举复古大旗直追晋唐书风,可谓书坛的统军将领。他们都能充分发挥各自才情,吸取百家之长,开创时代新风。当我们在研究这两位大师的书艺时,其传闻轶事中常被他们所独特的性情才气所折服,同时又被他们的深厚功力所惊叹!
今日书坛,能具备以上两者的书家微乎甚微这是正常的现象,毕竟历史上的这种人物也不可多得。而悲哀的是在今日书家中究竟有多少人领会到作为一个学书者必须具备的这两种素质呢?大多人的追求往往在于极端片面的发挥个性。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浮躁的心态,其表现在书法上即以挥毫成为人们(不仅仅限于书家)发泄感情的载体,并美其名曰艺术要张扬个性。于是毛笔也成为人们任意拖扫的工具,而制笔工为适应市场需要千方百计在笔柱中加入各种硬毫,以便拖扫者尽兴发挥而不致于软笔卧伏不起,这是现代人用现代笔形成大批挥毫泼墨的现代书法家,而真正能掌握用笔并能施展相当功力的书家却不多见。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全国“正书展”应引起当今书坛的高度重视,并与先贤所倡导的“正、草、隶、篆”一样,应把“正书展”放在各类书法展览的首位。当然笔者并未主张把“正书展”等同于明清时期的“台阁体”、“馆阁体”,而是以笔者曾主张的“艺术书法”②方向那样使“正书展”真正朝着艺术的“正书展”这方向发展。
学书必先学正书。这是前人所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是人们逐渐认同的学书中最佳方法之一。梁谳《评书帖》云:“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学书如穷经,宜先博涉,然后返约,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勿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那么,学书先工楷后行草,是否说行草掌握之后不必再工楷呢?前人似乎没有此经验之谈。梁氏“继采诸美,变动勿拘”该不排除正楷吧。同时我们发现历代流传下来的精典楷书代表作的创作者其年龄往往在其晚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书于69岁,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书于58岁,颜真卿《颜勤礼碑》书于71岁,赵孟頫《胆巴碑》书于63岁等等。这正说明正楷书的修练与创作恰恰需贯穿一个书家的人生过程,并不象有人认为的楷书是初学者日课而己,这是对书法认识的局限。那么这局限来源何处呢?即清前后所论 “学书当学颜”的绝对化、片面化,于是把“颜楷”捧煞!直至今日初学书者大多还只学颜楷,以致造成各类少儿书法展等同于颜楷书法沙龙。难道颜真卿楷书仅仅就此功能吗?真是书坛又一悲哀!
唐代楷法的完备在书法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丰碑,所谓“丰碑”笔者认为是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并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后人学唐楷只能借鉴而不能复制。话虽可这么说,历史上学唐楷者成功者极多,但被唐楷束缚者也不少,而能得唐楷真谛者少之又少,赵孟頫能称得上一个吧。自从元朝赵孟頫一出,七百五十多年来至今仍没有书者能与其比肩。于是人们把赵孟頫楷书与唐楷名家代表并列为“颜、欧、柳、赵”楷书四大家。这说明元代楷书又矗起了一柱新的丰碑。
回顾楷书四大家的前三家均为唐代书家,其中颜真卿是中唐书家领袖人物,其承初唐楷法以篆籀笔意正锋入纸的用笔方法,强调通变与创新、集古今笔法之大成。欧阳询是“初唐四家”之一,其“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柳公权以独特眼光“遍阅近代笔法” ③,在颜、欧的基础上规范总结了楷法特点,走向“尚法”极致,形成其独有的新法。三家楷书均为后人学书“尚法”的楷模,他们的成功之处即是笔法完备、结体严谨、提按规范、顿挫有节,形成其独特的唐楷书风。
于此,唐代之后学楷蔚然成风。千百年来,当人们在传承唐楷的“尚法”过程中又逐渐认识到学唐楷往往又容易为“法”所束缚,甚而一味钻入唐楷后却很难跳出其楷法藩篱。那么能有什么良方能医唐楷之弊呢?笔者认为赵孟頫楷书是灵丹妙药之一。赵楷取于唐,融于晋,追于魏,可谓是对唐楷的一种全面超越。
赵孟頫的楷书不仅继承了唐楷严谨的法度,而且吸取了晋楷潇散的气韵,在强调用笔中不为“守法”而束缚,这是赵楷的高明之处,由此其实践的结果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说明了其理论的独到与完备,即其书法名言:“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④成为后学者奉行的书法真谛。对于今日书坛的盲目怀旧及忘祖迷外,赵孟頫楷书更能显示其独具的当代意义!
1、首先是赵孟頫艺术观的时空超越,可谓极阴阳而融太和
赵氏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其特定的人生观,人生观的确立又影响了其特殊的艺术观。凡对赵氏艺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赵在书画艺术上大张旗鼓崇尚“复古”,于是认为赵是“复古”的代表人物。其实所谓复古,必须立足“当今”基础才能“复”这个“古”,否则谈何“复古”呢?正如黄敦先生所言:“自赵孟頫提倡复古以来,对书、画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以复古为变革的手段,在书画史的发展中,时起彼伏,始终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正确认识“以古开新”、“借古开今”的复古思潮,对于正确认识赵孟頫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是至关重要的。”⑤正是赵孟頫在艺术观上的时空超越,才能创立以古为新的“赵楷”。那么他的艺术观落实在楷书的取法上又达到何种境界呢?笔者以“极阴阳而融太和”为概括,书艺呈现出一派温润中和之气。
要取法赵楷如果不能了解赵孟頫的艺术观及精神境界,可以说肯定难以领悟其书艺真谛!赵孟頫同代人赵凤仪是这样认为的:“国朝书家,文敏最为独步。所书波澜老成,法度整整。用笔之文,结体之雅,使人莫能测其妙。” 此“用笔之文”何解,正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意吧。而“结体之雅”即俗到极处可谓大雅之极吧!于此来认识赵楷才能接近正脉,否则人们认为赵“俗”的不少,而认为赵“雅”的难得啊!张照在跋《普照寺藏殿记》中说:“香象渡海,脚根著底,具此神力,乃可学右军之如龙。松雪当时,书家罗汉果也。” 赵孟頫立足元朝,在艺术上却主张上朔晋唐,他的取法可说超越前人任何书家,但他从不张扬。他对笔法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但也只是淡淡说了句“玩味古人法帖”。而这种境界表现在他对仕途的认识上也同样淡而有味,“出山为小草”是何等超迈的人生观啊!凭赵氏的智能,难道他不知世人会怎样评价他的仕元吗?然而他仍“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后世所评赵氏的大多数人都以世俗眼光来论赵的人生与艺术,这是评论者的过错,而非赵氏的过错。殊不知,赵孟頫如不以其独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积极去仕元,那么恐怕很难达到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今日书坛能有多少书家能具备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呢?恐怕不多见吧!
正因如此,赵孟頫的楷书能博取众长,世人评价颇多。但笔者认为赵楷与唐楷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结体宽绰而不失古朴,用笔强调中侧互用。而唐楷的用笔一味中锋与提按,虽确立了楷法,但过份强化后失之刻板。尤其是今人学楷者,如能深入研究赵孟頫楷书,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对他学其它书体尤其是转入行书会有更全面的对用笔的体味。鉴于此,笔者又想起金开诚先生曾论及当今楷书己失去实用性之说。古人学楷在于实用,而今人用电脑打字比古人写楷书更规范清晰,己逐渐代替了楷书的功用,据说现五笔打字每分钟可达180字,这速度哪怕赵孟頫日书万字也很难达到吧。所以今人学习楷书,首先应考虑其如何更艺术化。由此而论,赵孟俯楷书成为首选则是当仁不让了
2、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留下楷书最多、面貌最全的书家
史载赵孟頫五岁即学书,其是以书法为主要伴侣而度过一生的。他先从临古入手,而后博学众采,临创相间,给世人留下大量的书法作品。前人有言:“吴兴公临《禊帖》,予所兄亡虑数十本”,而临王羲之“于一日之间,所闻见者,己得三本”⑥,“赵魏公留心字学甚勤,羲献书凡临数百过,所以盛名,充塞四海者,岂无其故哉。”⑦短短数日赵氏即临古如此之多,令人敬畏啊!其约在四十五岁之后风格逐渐形成,创作激情焕发,同时他的天资与勤奋合一,大量作品问世。据文献所载,可知赵氏传世作品达百余件(真迹),而书法碑文石刻也超百件,这是历代任何书家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赵孟頫楷书给今日学者提供了丰富而多姿的临摹范本。
其楷书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世人有评“天下赵碑第一”⑧,其书风可谓“取苏灵之姿媚而弃其甜俗,参六朝碑版而避其笨拙”⑨。而四年后的《松江宝云寺碑》 以王羲之笔意而参李北海字法,刚健洒脱,古气盎然。五十岁之后所书代表作有《湖州妙严寺记》和《昆山淮云院记》等,其书风又有新变,即将李北海的沉雄超迈之气与柳公权的内敛精致之法融会一体,点画锋棱俱见,体势开阔端严。而六十三岁所书《胆巴帝师碑》“于规整庄严中时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字的结构都取柳公权法,而雄健深沉处,又得益于李邕。点画则还是多用二王法。”⑩
赵孟頫楷书作品的丰富完备还体现在小楷书。其小楷主要取法于二王及杨羲,尤对王羲之的《乐毅论》、王献之的《洛神赋》用功极深。其小楷代表作《道德经》是其一生多次抄写经文中所存世的精品,作品精工中透静穆之气,稳健中露灵动之神。赵氏另有小楷作品《妙法莲华经》卷五、《洛神赋》、《跋快雪时睛帖》等,点画精美,结体清丽,神逸飞动,婉约姿媚。其小楷被鲜于枢赞为“子昂诸书第一”。
由此可见,赵孟頫的楷书取唐代诸家雄沉端严之楷法,得二王潇散超迈之笔意,吸收碑版宽绰朴实之结体而形成独具一格的风貌。由此入门,学者不仅可掌握楷法基础用笔与结字,而且可从赵孟頫的楷书基础上再追朔唐楷各时期的代表作,从而再进一步了解魏晋各家风貌,这可谓楷书传承与发展之大道。
3、赵孟頫是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第一位全能艺术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没有一人能从全能艺术这个视角可与赵孟頫相论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赵氏不仅在楷书上比肩于唐代三家,而且在诗、画、印上都有很高造诣,并反过来影响于“书”,成为中国书画史上“四绝”的创始人。
赵孟頫的绘画为开创元代新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均达到“悉造其微,穷其天趣”,其画以取唐法为主,曾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⑾书画同源这是前人早有的认识,而赵孟頫首次提出了以书入画的理论,其有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此诗从另角度来看,以画观书也可谓赵氏的独到见解。他的“八法通”是讲书法与画的关系,以此观之当今书坛,连不少书家还未能做到“八法通”啊!这不得不使我们更加敬佩赵氏对用笔的谙熟深解和独到见识。
赵孟頫的艺术修养还体现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赵氏曾治《尚书》,分今古文作《集注》。历十八年书成。而又知音律幽眇,作《琴原律略》。他的诗词文赋合于《松雪斋文集》十卷,《谈录》一卷。戴表元序赵氏诗文集云:“子昂古赋,凌历顿迅,在楚汉之间。古诗沈潜鲍谢。自余诸作,仿睨高适李翱”。其他还有《祭器图》十二册,《琴赋》一卷。由此可见赵孟頫在书法上所创“赵体”是有深厚的文化根基的,这在当代文学界与书法界任何人都难以统一而达到此高度,当代学界名流几乎很少有名流书家,而当代书界名流却也难得文学高手。然而“赵体”在当代的另一意义即告诉我们,“书法”与“文学”的相辅相成至关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学界之学者可以不学书法(因现代化电脑可代替书写),而真正的书法家绝对不可不学文学!
赵孟頫在书法上的复古,表现在印章上那种追求“古雅”之风直接影响着元代印学界。他开创了印章的朱文法,成为元后文人用印的一种风气,及后世称“元朱文”。赵氏还著有《印史》二卷,其在《印史.序》中说:“余尝观近世士大夫图书印章,一是以新奇相矜。鼎彝壶爵之制,迁就对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鸟之象,盖又遗馀巧也。其异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无二三焉。”在赵氏倡导“合乎古者”之后,印章以宗汉为主,宋那种“余巧”之印基本上不受书画界所重视而逐渐消隐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书法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书坛在多元视角下的一种盲目、徘徊。就“正书展”而言,今日书坛能为艺术而进行书法创作的书家太少了,而为实用的书家几乎不存在了。正因如此,赵孟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赵氏之前的五百年有楷书大师颜真卿,而赵氏之后的七百五十年的今日却连楷书大师的影子都不见。楷书发展到赵孟頫之后就衰退了吗?笔者不愿作如此之想,于是提出以上观点以求各位方家指教,这也许正是赵孟頫楷书的当代意义吧!。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