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详细介绍:墨

一、墨的历史

墨与笔,砚的发明几乎同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根据是:

第一: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黑色作为美术装饰了。从国内先后发现的几百处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来看,这一时期已出现了陶器,并有红灰黑彩之分,其中黑陶和彩陶更为优美。

第二:从殷墟发掘的甲骨中,有墨书甲骨一类,一般都写在正面的。可见,殷代已掌握了用墨书于甲骨,还用墨与朱砂涂甲骨上所刻文字,以示清晰。

第三:最早有墨的记载的古文献是《尚书》和《仪礼》,前者记载了墨刑,后者记录了黑绳。后汉李尤《墨面铭》说:“书契既造,墨面乃陈。”可见墨的出现是很早的。

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仅次于笔。早期是利用天然的石墨或蒸煮后用鬲、鼎之腹下的黑胭脂即炭黑。在竹木简牍上一度用漆书,秦晚期出现了调制成型的墨丸。

秦汉魏晋南北朝分石墨、油烟墨和松烟墨。松烟墨是以松烟、丁香、麝香、干漆和胶制成。手握成丸,亦称螺。

魏出现了制墨名手韦诞(仲将),用上好醇烟做原料制墨,史称“仲将之墨,一点如漆”。此时墨质松软,做成丸之形。

隋唐五代宋墨,隋唐制墨业有北方的上谷与潞州。唐末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易水墨奚超渡江迁居歙州,制墨贡南唐,得到统治者赏识,于是赐奚超姓李氏。由奚超开辟的歙州制墨业至其子时,始集大成。制墨原料仍用松烟搭配珍珠、玉屑、龙脑等材料,还要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南唐制黑业工艺在五代十国时期居全国之首位,主要产地是皖南歙州,奠定了宋代以至元明清制墨手工艺大发展的雄厚基础。

宋代制墨业继续发展,仍采用松烟,油烟,质量有很大提高,名匠辈出。仅《辍耕录》载有名工张遇熙丰间(公元1068~1085年)创用油烟制墨之法,以油烟入脑、麝、金箔制贡御墨,名为“龙香剂”。歙人潘谷宋元祜时(公元1086~1094年)成为制墨家而名噪一世。手制“松丸”、“狻猊”等墨,“遇湿不败”,“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誉为“墨中神品”,死后称为“墨仙”。全国最大的制墨基地仍为歙州,歙州每年进贡龙凤墨千斤。

元代制墨业承宋代之后继续发展。著名的制墨工匠就有11人,各自所传,可以仿古。

明代制墨业仍以安徽最雄厚,人材济济,名工辈出。仅据明末麻三衡《墨志》所记载徽州地区墨工已达120余人。这时更加广泛的使用桐油烟制墨,集锦墨开始露头并受到好评。文人也参与制墨,形成歙州与休宁两个墨派,这是安徽墨业的时代特点。如:故宫收藏的潘嘉客款“荷瓣墨”,朱一涵款“青麟髓墨”、“天宝九如墨”、程公瑜款“竹节墨”、罗小华款“世宝墨”、汪鸿渐款“凤池墨”、叶玄卿款“天门山墨”等都是皖南名墨。成化年款长方紫色“友香御墨”、隆庆年款朱色“龙香御墨”、赭色“如意式龙香御墨”、绿色银锭式“龙香御墨”等,都是明代皇旁御用之墨,距今已有四五百年之久仍完好如新,是十分难得的。

程君房继罗小华之后成为墨业巨头,着“墨苑”十二卷,刊500式墨。“归马牧牛图”墨、“大国香墨”是程氏佳墨。方于鲁原与程氏二人所制墨“九玄三极墨”被誉为“前无古人”的佳作,他着《墨谱》六卷,广为流传,并载385式墨。“双鸳鸯彩墨”、“文犀照水墨”、“兰台长方墨”是方式的代表作。

休宁派有汪中山,邰青山等,有首创“集锦墨”的功劳。

二、墨的种类

墨色浓淡之变化,可表现书法之韵味,如此书法之美遂多彩多姿。墨如绘画之颜色,作用很大,种类有石墨与松烟之别,分述于下:

石墨

石墨乃自然之物,是一种“悉如墨”之山石。上古无松烟墨,要写书法唯有使用石墨,以石墨做书之证亦有不少。但石墨做书自魏晋以后无闻,石墨之用于做书,乃在魏晋之前,后则为松烟所取代,书法遂转入另一新境。但今天既已无存,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松烟墨

松烟至魏晋之后取代石墨之地位。松烟起源甚早,至汉代已有名贵松烟。历代制墨名家中,享名最盛者为南唐李廷珪,相传其质地之坚硬,不亚于石墨,且“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后世之制墨名家尚有北宋潘谷、元吴国良、明程君房、方于鲁,及清以来曹素功、胡开文等,皆堪称巨擘。

随时代的需求,出现了观赏墨(即珍玩品)及礼品墨。墨历来倍受文人、书法绘画家们的喜爱,并加以收藏。自宋以后,名墨逐渐成为文人书案上的陈设、欣赏品,要求墨质精良,而且追求形式与装饰美观,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成为人们形式与装饰美观,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成为人们珍藏的艺术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的诗句,正是这种风气的写照。这种玩墨鉴赏之风,至嘉靖、万历时期更加盛行,并开始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墨的装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已达到纷然不可胜识的步,这种丛墨注重形式变化多样,图案装饰新疑纷呈,也讲究外部装潢。多用墨漆描金匣储存,也有用金丝楠木或乌木做匣的,造型精巧,保存和携带安全方便,更有以木制成手卷式盒,表面用锦缎装裱。一边连接小幅书画,类同书画卷轴一般,非常别致。

鉴赏墨

如故宫收藏的“干隆御咏西湖十景十色墨”,色彩各异,墨的形式富于变化,一面为阴文楷书填金,干隆御咏西湖十景十色七言律诗,一面浮起诗中所咏西湖十景图画。依次为“曲院风荷”、“花港观鱼”、“苏堤闻莺”、“断桥残雪”、“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南屏晚钟”等。画面的构图,以极简练的手法刻画出主题的基本特征,艺术地再现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形象地反映出200多年前,西湖十景的历史风貌,是较好的鉴赏墨。

由于明清两代书画受各流派的影响,其风格有所不同;因书画风格的不同,其墨模雕刻技巧、手法,显然有时代的区分。明代的书法多遒劲,雕刻手法为了表达遒劲,刀法则需要深厚,才能显示字体雄健,阳文字锋芒峰历,圭角崭然。清代书法多秀润,雕刻手法必须掌握精秀润细的刀法,才能表达柔丽清雅,绘画与书法完全一致,因之明清两代雕刻墨模的技巧,以明清两代书画不同的风格,而形成两大流派,明代墨模,其刀法多深厚有力;清代墨模,其刀法多柔研精细。其所以不同,实因书法绘画风格不同所致。这样对鉴别明清两代名墨,就可掌握内涵。

三、墨的选择

质细

选墨首重质地细致,则所谓制煤时所得煤灰粗细得中,无白灰夹杂其间,胶亦可均匀,两者完全融合,故质地精纯,上砚自然无声。这点只须磨了自然知晓,用看的并不能完全明白。

胶轻

指含胶不宜过重,过重则黏性多而滞笔,过轻又质地 而无光彩。“凡煤一斤,古法用胶二斤。”此即为煤、胶的“黄金比”,所谓“对胶”。胶过轻或太重皆不好,但选择之法,须待书写后才能知道,如果墨虽浓而不黏稠,又容易施笔,就是好的了。也有另一种以轻重判别的方法,胶多则轻,胶含量适中的话就没有畸轻畸重的感觉。

质坚

指墨之质地坚硬,浸水不易化,李延珪墨的“能削木”就是如此。如果在制墨的胶与煤比例论当,捣的次数也足以使之充分融合到不可分离的程度,质地自然细而坚硬了。

墨色黑而亮

墨的黑是因为煤,过多就会黑而无光;亮则因为胶,过多则光而不黑,制墨之难,难于煤与胶之调配,所谓“对胶法”,两者名半,则乌黑有光泽,就像用了海伦仙度丝一样…至于黑不黑亮不亮,就像看人头发发质好不好一样,要用眼睛看。

墨味香而轻

墨以有恶臭的煤,易腐的动物胶为主要原料,所以需要加点龙麝,一来可以散发宜人清香,二来可以防腐,但是含量也需适中,太多会降低煤与胶之成份,太少又不能达到功效,皆非善类也。

四、墨的使用
以清水逐渐加入

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至于加水,最先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

墨正

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

力匀而急缓适中

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浓度适中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怎么有笔画可言?但也别矫枉过正了,拿浓到像半凝果冻的墨来写字也是很可怕的。还需记得用洁白纸,以浓墨为佳,若用有色纸,则可以稍淡。

随磨随用

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书,极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

储放匣内

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干后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湿变软,两败俱伤。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干燥。所以最好还是放在匣内,即可防湿,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最好方法。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