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与迷茫——观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有感

每次看黄梅戏艺术节,不知怎的都会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黄梅戏在万丈悬崖之上走钢丝,稍不留神就会坠落下去,越坠越深,直到消失在视线中。总觉得一届比一届盛大的艺术节背后隐藏的是一年比一年衰落的黄梅文化,危机四伏。

三年之前,2010年10月30日,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的当晚,写下了一篇很短的随笔叫《黄梅飘香》,现在读来有种很官方很客套的感觉。

一晃三年过去,当年刚刚步入初中的乳臭未干的孩子经历了三个春秋已成为一名高中生。就在约莫一个多星期前的11月5日,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了。夜晚,在写作业的间隙里看了一小会,却真真切切地有了些许触动。

文章的题目叫《欣喜与迷茫》,其实欣喜所占的部分是很少的,而且是很肤浅的;而迷茫,却充斥着我的脑海。

所谓欣喜,是看到了电视台技术的提高。这一点明显体现在节目信号的质量:由当年的信号滞后、画面模糊,到今年信号可以基本保持同步、画面清晰程度基本符合要求。这也从侧面告诉人们:安庆三年里也不是一点进步都没有的嘛,至少买了点技术回来。

还有就是有了比上一届更为强大的明星阵容,包括主持人朱军、董卿,歌手宋祖英、费玉清和凤凰传奇。

可是我终于不知道这到底是应该欣喜还是迷茫了——黄梅戏艺术节是靠明星撑起来的吗?

印象中自我开始看艺术节以来,每一届艺术节总会邀请到几位明星坐镇。可这背后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而这拿老百姓的钱请来的“大腕”又到底能给安庆带来多少效益?

发问结束,我立马觉得语塞了——如果不请这些明星,黄梅戏艺术节又有什么看点?

是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会变得没有任何看点。或者说,是变得更没有看点。

这也正是迷茫的最主要的原因——黄梅戏其本身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失去其吸引力了,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

每次看黄梅戏艺术节,不知怎的都会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黄梅戏在万丈悬崖之上走钢丝,稍不留神就会坠落下去。总觉得一届比一届盛大的艺术节背后隐藏的是一年比一年衰落的黄梅文化,危机四伏。

但是,还剩下一些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也许会告诉你:如果不请任何明星,也不做什么创新,他们会很高兴:因为纯正的黄梅戏又回来了。

黄梅戏的纯正。这似乎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你是要把艺术节变成一个放大的咿咿呀呀的戏台子么?
另一个很触动的地方是,凤凰传奇在一曲《荷塘月色》之后的一句“大家不够热烈啊”。我忽然羞愧得无地自容:演员在台上投入地表演后,连掌声都得不到,是怎样的尴尬。是的,整场开幕式都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吝惜掌声似乎是很多人,特别是成年人的通病。加之开幕式上列席诸多领导,他们已经习惯了把热烈的掌声留给上司。再一看,原来观众席上放眼望去全是花甲老人,偶尔几个年轻人还是陪他们父母或爷爷奶奶来的,无聊地玩着手机。于是,问题绕了个圈又回去——这同样是黄梅戏的吸引力的问题,如果黄梅戏能招致一群一群二十岁的青年,像演唱会,又何愁没有掌声呢?

黄梅戏亟待创新。不能在艺术节上永远听到的都是“树上鸟儿成双对”“为救李郎离家园”那些听得耳朵起茧的调子。但同时,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其文化底蕴不能丢失,不仅不能丢失,还要更加深厚。这也就是说,黄梅戏不应过多掺杂一些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元素。在继承中创新,是要把握好度的。

黄梅戏急需一位甚至是几位新的领军人物。黄梅戏正处于或是即将进入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老一辈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早已逝世,当下的主力韩再芬、马兰也已年近五十,黄梅戏的舞台需要一些年轻的面孔,他们要历经磨练,逐渐为人熟知。而这一点的前提,同样是黄梅戏要有吸引力,否则又怎么能造就热爱黄梅戏、精通黄梅戏的艺术家呢?

本想还说,黄梅戏需要加强宣传与普及,让孩子热爱家乡的文化。可略作考虑,如果前面所陈的问题都能够解决,黄梅戏能够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活力,子民们又如何会不去热爱她呢?

忽然间发现,其实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黄梅戏。中国的其他剧种,像京剧、豫剧,甚至是其他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如相声等,不也正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吗?

也许你会说,我在这里动动嘴皮子简单,留这么些问题谁来解决?

这也许是某些人正应该想的问题吧。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